在工作實踐中,通常在無負載的情況下,依據標準JJF1101-2003《環境試驗設備溫度、濕度校準規范》開展對
高低溫試驗箱的校準,該校準規范規定的校準方法為:“溫度校準時,按照規定在
高(gao)低(di)溫試驗(yan)箱內部上、中、下三層布放溫度傳感器,將高低溫試驗箱的溫度控制器設定到所要求的標稱溫度,使設備正常工作。穩定后開始讀數,每2min記錄所
有測試點的溫度一次,在30min內 共測試15次”。另外也規定了當
高(gao)低溫試驗箱的容積小于2㎡時,溫度測試點為9個,當容積大于2㎡時,溫度測試點為15個,當容積大于50㎡時, 溫度測試點可以適當增加。
在高低溫試驗箱溫度(du)校準(zhun)過(guo)程中,所(suo)得(de)校準(zhun)結果的(de)(de)平均值的(de)(de)數學表達(da)式為(wei):
依據
高低溫(wen)試驗箱溫度性能不確定度的來源分析和所采用的校準方法以及溫度校準結果平均溫度的數學模型,可知,
高低(di)溫試驗箱溫度性能不確定度主要來源于溫度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不同測試點的溫度差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變異以及校準儀器的不確定度",具體表示為:
1)溫度校準結果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Uaver

2)
高(gao)低溫試驗箱內不同測試位置間的差異引入的不確定度Uung,,它由各個測量傳感器讀數平均值的分散度求得,依據貝塞爾公式為:

3)隨著時間溫度的變異引入的不確定度Ufhc,它依據每次測量所有傳感器讀數平均值的分散度求得,依據貝塞爾公式為:

4)校準設備引入的不確定度Uinst依據其檢定證書所提供的不確定度信息可以求得。
顯然,各個分量之間是不相關的,因此高低溫試驗箱溫度性能的合成不確定度Ut的數學模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