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
恒溫恒濕試驗箱里的濕度是相對濕度,指水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和情況下在一定的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蒸汽的相對系數,100%是空氣濕度的飽和,0%是空氣濕度的下限。而又知水的冰點和凝固點在273K左右,即零度左右,相對濕度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
但是在恒溫恒濕試驗箱實際應用中溫度達到零下后濕度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做實驗的時候沒有參數要求零下還在做濕度實驗,而且大部分測量方式運用的是干濕球對照,所以很多控制器在溫度達到零下后濕度數值就不顯示了。
在零度下水以第三種熱力狀態---液體存在。這零下的液體狀態是可達到亞穩定狀態,它具有的能量水平在氣體及固體的能量水平之間。在此亞穩定狀態的零下水被說成是過冷的。常常把它稱為過冷水、過冷露或過冷液體,它們全指同一東西,過冷狀態的水是一液體,但是在零下的(冰點以下)溫度。在0 到40℃ 的溫度范圍內,過冷現象是十分普遍的。在這些零下的溫度時,都存在過冷的可能,對于恒溫恒濕箱我們在過冷狀態下,濕度對試驗由著重要影響,對于如何
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在零度下的濕度,可按稱為標準及世界氣象組織(WMO)兩種有差別的方法之一來計算相對濕度(RH)
標準RH:數學上可把計算相對濕度的公式表示成 %RH=e/es*100
(1)式中e 是氣體的水汽含量(水汽壓力)
(2)es 是在那相同溫度時氣體的可能水汽含量(飽和汽壓力)
為了確定(ding)RH 僅需知(zhi)道兩(liang)件事(即(ji)e 及es)飽(bao)(bao)(bao)和(he)(he)汽(qi)壓(ya)(ya)力(li)es 是在氣(qi)(qi)(qi)體的(de)溫(wen)度時可能(neng)水(shui)汽(qi)含量的(de)表(biao)示,是一(yi)熟知(zhi)的(de)量。通(tong)過(guo)測(ce)量氣(qi)(qi)(qi)體的(de)溫(wen)度,然(ran)后用規定(ding)的(de)飽(bao)(bao)(bao)和(he)(he)汽(qi)壓(ya)(ya)力(li)公(gong)式(shi)計算相應的(de)飽(bao)(bao)(bao)和(he)(he)氣(qi)(qi)(qi)壓(ya)(ya),這樣(yang)來確定(ding)飽(bao)(bao)(bao)和(he)(he)汽(qi)壓(ya)(ya)(力(li))這些(xie)公(gong)式(shi)把汽(qi)壓(ya)(ya)表(biao)示成(cheng)溫(wen)度的(de)函數。注意:有一(yi)公(gong)式(shi)供計算冰點以上溫(wen)度時水(shui)范圍飽(bao)(bao)(bao)和(he)(he)汽(qi)壓(ya)(ya)用;另(ling)有一(yi)公(gong)式(shi)則供零(ling)下溫(wen)度時計算冰范圍飽(bao)(bao)(bao)和(he)(he)汽(qi)壓(ya)(ya)用。實(shi)際的(de)水(shui)汽(qi)含量(或水(shui)汽(qi)壓(ya)(ya)力(li))往(wang)往(wang)通(tong)過(guo)測(ce)量來確定(ding)。
一種通用的測量方法是激冷鏡面測濕法。通過由鏡面測濕法測量的霜點或露點用如上相同的飽和和汽壓公式求出實際的汽壓。如此進行時,對恒溫恒濕箱各露點的溫度使用水范圍飽和汽壓計算用的公式,而對各霜點溫度則需用冰范圍飽和汽壓計算用的公式。
注意:不管從激冷鏡面(露點或霜點)得到哪一測量,相應的汽壓將是相同的。
現在對于標準的RH ,在高于冰點溫度時在水范圍內計算公式(1)的分母(可能水汽含量)而在所有低于冰點的溫度時則在冰范圍內。在雙一溫度發生器里,在那里飽和器正在凝結/升華向/從冰,這是可能水氣含量的恰當表示。
同樣當鏡面測量露點時在水范圍內計算分子(實際水汽含量)而對所有霜點測量則在冰范圍內。這樣標準RH 的值在較暖的及零下的溫度都可達到100%。標準RH 假設恒溫恒濕試驗箱在零下的溫度時可能水汽含量是由于在冰范圍的飽和。當然在很多試驗箱要求當中,有的對濕度的要求是不大的,其濕度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綜上所述,零度以下是有相對濕度的,在零度以下測試產品周圍很容易形成結露/結霜狀態,這時候提相對濕度要求沒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