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biao)1元(yuan)器件(jian)試(shi)驗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2)處理措施
針對原因分析中發現6個非主要因素,要進一步加強員工質量意識教育,提高員工業務技能,完善工藝要求,加強質量和工藝紀律檢查力度,持續改進。
針對原因分析中發現2個主要因素,分別采取處理措施如下:
4、加強質量控制與持續改進通過采取上述處理措施,加強質量控制,2009 年公司濕熱試驗項目出現的故障僅為3次,不到總故障數的20%,產品實物質量得以提高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離不開PDCA循環的運轉,為了進一步加強質量控制,使質量水平持續改進,進一步提高產品在濕熱環境下的適應性,后續將采取以下措施:
(1)產品在科研樣機階段增加濕熱試驗,對科研樣機在高溫高濕環境條件下的適應性進行摸底,并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糾正措施,避免產品在定型試驗和定型后的環境試驗中出現濕熱試驗問題。
(2) 針對關鍵、重要元器件,在與元器件廠家簽訂采購合同的同時要簽訂技術協議,明確整機環境適應性要求。
(3)加強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和應用。
5、建議
GJB150- 86《軍用設備環境試驗方法》中對濕熱外觀檢測方法和判據描述略為簡單,其檢測方法僅只要求對外觀進行檢查,并與初始檢測數據進行比較,而合格判據也未對外觀銹蝕程度進行分類和判定,造成濕熱出現器件外觀銹蝕后判定分歧較大。
為此(ci),建(jian)議存在(zai)類似問題的同行單位(wei)針對軍用(yong)設備元器件外觀(guan)判(pan)定(ding)可借鑒GJB548B-2005《微電子器件試(shi)驗方法和程序》中規定(ding)的"當放大10倍~20倍觀(guan)察時,任何封(feng)(feng)裝(zhuang)(zhuang)零件(即封(feng)(feng)蓋(gai)、引線或蓋(gai)帽)的鍍(du)層和底金屬(shu)被(bei)腐蝕(shi)的面積(ji)超過5%,或封(feng)(feng)裝(zhuang)(zhuang)零件被(bei)腐蝕(shi)透視為失效",或制定(ding)企業(ye)內(nei)部外觀(guan)檢測標準進行判(pan)定(ding)。